科研星球

癌症相关性疼痛的评估,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癌痛评估是癌痛获得合理、有效治疗的前提,必须做到“首诊评估”,同时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的评估原则。《癌症相关性疼痛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3 版)》进一步完善了癌痛的规范化管理,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规范的评估标准

 

评估原则

 

常规评估

医护人员对癌症病人进行每日 1 次疼痛评估。

量化评估

采用疼痛强度评估量表,量化并记录病人描述的疼痛强度。

全面评估

对癌症病人的疼痛情况和相关病情做出全面系统地评估,包括疼痛病因和类型、疼痛发作情况、治疗疼痛情况、重要器官功能、心理和精神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以及既往史(如精神病史、药物滥用史)等。

动态评估

持续动态监测、评估癌症病人的疼痛变化情况,包括疼痛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转归等,有利于滴定和调整镇痛方案。

 

评估流程

 

image001.png

 

癌痛评估推荐意见

 

癌症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评估

(1)对于疑似 CRNP 病人的筛查,临床推荐使用DN4 量表。该量表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基本特征且简明扼要,易于实施。(证据等级:B;推荐级别:强)

(2)诊断是否是 CRNP,推荐使用 2016 年 IASP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 (NeuPSIG) 制订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评估分级系统。(证据等级:B;推荐级别:强)

骨转移癌痛的评估

(1)评估骨转移性癌痛及后续治疗的目标包括缓解疼痛和预防骨相关事件的发生。(证据等级:A;推荐级别:强)

(2)预测长骨病理性骨折的工具,临床推荐使用Mirels 评分系统。脊柱转移癌稳定性评估工具推荐使用 SINS 评分。(证据等级:B;推荐级别:强)

癌性内脏痛的评估

(1)癌性内脏痛的评估应注意内脏痛的复杂特性。疼痛部位模糊不易定位,性质多为胀痛、钝痛、绞痛等。(证据等级:C;推荐级别:强)

(2)在治疗癌性内脏痛之前,进行全面的评估是必要的,包括心理和行为等。(证据等级:C;推荐级别:强)

(3)癌性内脏痛的评估应包括相关器官组织的功能评估,如疼痛对呼吸功能、消化功能和排便等的影响。(证据等级:C;推荐级别:强)

癌性爆发痛的评估

(1)推荐爆发痛根据定义进行诊断,与背景痛未控和剂量末疼痛相鉴别,并及早识别肿瘤急症导致的爆发痛。(证据等级:C;推荐级别:强)

(2)目前国内缺乏广泛用于临床实践的爆发痛评估工具,建议尽快形成并进行验证。

 

 

  

 

在中国,癌症病人人口庞大,疼痛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篇共识的发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基于最新研究和专业经验的指导,促进了对癌症疼痛的标准化评估与治疗。这不仅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医疗系统在癌症疼痛管理方面的整体水平。

未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入,这一领域的评估工具和治疗方法将继续优化和创新。跨学科的合作、病人教育、以及对疼痛治疗可行性和可及性的不断改善,将进一步提高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质量。同时,也期望未来能有更多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和临床数据,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癌症患者的疼痛评估与管理。

 

 

以上内容来源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癌症相关性疼痛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3 版)[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3,29(12):881-886.

 


没有账号?